12月6日下午,由佛山市農業局主辦的佛山農業走出去系列培訓之“企檢互通 助推農產標準化”專題質檢培訓交流會在廣州市黃埔區精益和泰質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佛山市農業局項目負責人、佛山各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業行業協會、行業企業代表近50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邀請了國家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評審員花振新任主講,其曾先后擔任中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驗所總工程師、島津(廣州)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東省食品檢驗所總工程師和國家洋酒質檢中心總工程師,在產品質量檢測方面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培訓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污染途徑和特點,農藥殘留超標原因分析、農產品安全隱患、農產品安全基本評價、國際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經驗與啟示、農產品質量認證知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法律法規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的案例分析和介紹。
“我們也很注重食品安全,嚴格按照國家要求生產農產品,但有時農殘檢測還是不合格,為什么?”有企業代表提出疑問,花振新提醒說,需要特別留意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如果農資中隱藏有違禁成分,很可能導致產品不合格、不安全。
現在社會各界對轉基因的看法不一,一些新奇特的農產品容易遭到消費者的懷疑,能否通過檢測證明其身份,如果在產品包裝上注明“非轉基因”,是否起到更好的效果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收獲許多企業代表的掌聲,這是諸多農業企業近年普遍遇到的問題。
對此,培訓專家介紹,PCR技術(聚合酶鏈反應)可以識別出原料樣本中的特定DNA基因序列,特別適用于轉基因檢測,具有相關資質的檢測機構可以出具轉基因檢測報告。按照我國關于轉基因農產品的規定,如果是采用轉基因農產品加工的食品,或生產原料中使用了轉基因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必須在其標簽中進行標注。如果沒有使用轉基因農產品,不需要標注。同時,也不允許宣傳非轉基因農產品或食品“更健康、更安全”等導向性廣告詞。
據了解,此項專題培訓旨在通過讓農業企業深入檢測機構,強化產品質檢知識,拓寬企業視野,并通過實地培訓教學,進一步了解農業走出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農產品出口貿易面臨的綠色壁壘,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在產品質檢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助力農業企業提質增效,生產出更多標準化程度高、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國際市場走俏的優質農產品,增強佛山農業“走出去”的底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