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偉:種香蕉穩扎穩打16 年收獲頗豐
2015-10-23 15:55
“近幾年, 許多海南香蕉種植大戶在枯萎病、臺風、頻繁爛市的三重打擊下紛紛將基地轉移到云南和境外, 而他卻一直堅持在海南發展, 他的種植面積在海南不是最大的, 卻是最穩定的。” 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夏勇開口中的“他”, 名叫王東偉, 茂名市電白區人, 在海南種蕉16 年, 歷經海南香蕉產業的多次洗牌, 目前他仍種有3000 畝香蕉。
1999 年, 王東偉初次在樂東投資種植香蕉, 面積僅30 畝。由于正確選擇抗病品種、合理調整上市時間, 以及分散種植, 使得他的香蕉在高端批發市場擁有較大的影響。2010 年王東偉被推選為海南省香蕉協會副會長。
幾番挫折悟出避險招數
種蕉多年, 王東偉也不是一直都一帆風順。2001 年, 氣候干旱, 他種植的120 畝香蕉質量較差, 不巧碰上行情低迷, 全年均價僅0.7 元/ 斤, 虧本約1000 元/ 畝。2003 年11 月, 臺風“尼伯特”登陸樂東, 將其200 畝香蕉全數刮倒, 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 多萬元。2011 年, 海南香蕉上市前期行情趨好, 最高賣到3.8 元/ 斤, 然而, 王東偉在5-7 月上市的香蕉恰遇爛市, 最低賣到0.3 元/ 斤, 虧損1000 萬左右。2013 年11 月, 強臺風“海燕”再次將王東偉當時的2000 多畝香蕉吹倒70%。
“在海南種香蕉難免受臺風影響, 但是通過合理調整上市時間, 不僅可以降低風險, 還能避開集中上市。”在王東偉看來, 規避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是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和分散種植。
王東偉建議海南農戶選擇在6 月中至7 月中種植。其理由, 一是雖然6-11 月海南臺風頻繁, 但由于這段時間種植的香蕉還比較小, 受臺風影響也會比較小。王東偉說, 去年兩場臺風接連登陸海南, 許多香蕉被連根拔起, 而他的香蕉因種得比較晚, 幾乎不受影響。二是這段時間種植的香蕉, 可避免在春季前抽蕾而受寒, 造成產量和質量下降。三是這段時間種植可避開云南、老撾、緬甸的上市高峰期(3-5 月)。王東偉認為, 現在海南種植的香蕉大部分是抗病品種, 比較耐放, 催熟耗時更長, 更適合北運, 因此也更需錯峰, 等經銷商從云南和境外過來裝貨。
此外, 大戶還應適當分散種植地區和時間。目前, 王東偉的香蕉種植基地分散在樂東(1700 畝,4-5 月上市)、澄邁(500 畝,6-8 月上市) 和東方(1300 畝,5-7 月上市) 等地。
經銷商身份幫助積累資源
除了選對種植時間和地點, 王東偉覺得, 自己經銷商和蕉農的雙重身份, 為他在香蕉產業發展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只要選對種植品種, 并在改良土地上多下功夫即可。
早在1992 年, 王東偉就在深圳經銷高檔香蕉。他的種植管理方法, 有好些是從收購時向香蕉種植“牛人”學來的。在他人經驗的基礎上, 王東偉總結出一套方法。比如, 他將每50 畝地承包給一對夫妻管理, 隊長( 管理500 畝地) 會對這對夫妻進行指導, 生產物資由物資管理員( 負責500 畝地的生產物資) 提供, 生產物資和臨時工成本由這對夫妻承擔。產品驗收合格后, 王東偉會以0.25 元/ 斤支付酬勞。如此一來, 不僅調動了工人的積極性, 還便于管理。
對于讓行業頭疼的枯萎病, 王東偉采取的方法是種植抗病苗和輪作。從2012 年起, 王東偉種植抗病品種, 新品種生長周期比巴西蕉長1 個月左右, 但由于管理得當, 產量和質量都比較好。
王東偉透露, 今年由于海南多產區受寒潮影響小, 受凍香蕉較少, 整體產量較高, 他基地七成飽的香蕉平均株產有58 斤。他還建議蕉農輪作受臺風影響較小、價格相對穩定的玉米和菠蘿, 多元化發展之余還可以改良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 收購商的身份讓王東偉更快更精準地掌握市場信息, 在行情低迷時, 還能通過自產自銷的模式, 避免滯銷。2011 年5-7 月, 香蕉均價僅0.5 元/ 公斤, 許多蕉農出不了貨, 唯有讓香蕉爛在地里。而王東偉自己拉貨到批發市場出售, 大大降低了損失。
- 【2016年6月30日香蕉行情】部分漲幅大,但客商采購謹慎 2016/06/30
- 技術講堂丨香蕉的常用殺蟲劑有哪些? 2016/06/30
- 香蕉澇害的補救措施 2016/06/30
- 【2016年6月27日香蕉行情】穩中微漲?。?! 2016/06/27
- 【2016年6月24日香蕉行情】供求兩不旺,行情還能漲嗎? 2016/06/24
- 【2016年6月23日香蕉行情】批發不走量,行情難揚 2016/06/23